金秋十月,有幸和茅台的各位同事在闻名遐迩的中山大学参加培训学习,一周的时间,收获颇多。不仅自己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洗礼,更让我有了“时不我待,加快作为”的危机感和干事创业的激情。从意识形态到传统国学,从智慧团建、到VR、AR等新技术的运用,无让我对这些“新概念”有了全新的认识。这些知识,自己平时虽然也有所关注,但经过本次深入的学习,却不得不为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所折服,不得不为人类奇妙的智慧由衷的感叹。本次培训,也让我内心有了以下几点思考:
——人生不能自我设限,人类本身就可以无限创造自己想象到的东西,只要方向对了,便可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去实现它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哪怕今天只能走出一小步,但只要天天都进步,一定会有所收获。其实科技的发展都是经过否定、肯定、再否定、再肯定走过来的,并非一开始飞机能飞上天、太空行走、刷脸支付。每一步都是站在前人肩上爬上去的,都是改进别人成果的结果,没有什么是一个人独立自己创造的。科学的发展,和“蝴蝶效应”的道理是一样的,有些小小的技术,经过时间的沉淀,能影响世界的发展。假设没有显微镜,很多科技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。这同样和茅台酒的酿造技能和发展历程一样,都是一代代茅台人坚持和拼搏的结果。茅台从亏损到微利再到“千亿茅台”的实现,同样是无数茅台工匠探索和付出的结果。所以,作为茅台青年一代我们,要始终保持对茅台发展的美好憧景,既要继承好传统工艺,又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。穷则思变,变则通、通则久。只有不断的在坚守中创新,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找到新的工作亮点和突破口,才能让个人的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。
——养成居安思危的意识。在各种竞争中,灭掉自己的不一定是自己同行中的对手。作为茅台的一份子,应当有登高望远,居安思危的认识。在商业社会的发展中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——很多公司的灭亡,并非来自于自己的对手,而是来自于其他行业的科技冲击,如生产录音机、VCD、胶卷的厂家从我们眼中消失,并非来自于电音行业的竞争,而是来自于科技革命和IT产业的发展,来自于用户生活习惯的改变。当手机还处于2G时代的时候,谁也无法想象小屏替换大屏的时间会那么短,人类生活的改变会那么快。所以,作为茅台人,更应该时刻有危机意识,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消费者的味蕾会在什么时候产生变化。
——活到老、学到老。网络技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生活很多便利,让人们在享受生活的乐趣的同时,也能获悉到各行各业的知识。然而当今社会却出现了这一怪象——科技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,也让我们的精神和思想越发苍白和空洞,很多人有了百度依赖症,离开电脑,似乎就写不了文章,办不了公,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。更有甚者,很多问题我们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很难分出对错了,没有了判断力,对什么都感兴趣,却什么都是浅尝辄止。本次培训,也让我深深体会到“书非借不能读也”这句话的深刻含义。古人有云: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任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然而我们听的东西多了,思想却干涸了。我们可以利用手机看讲座、看资讯、听国学,但却很难静心听完成一个课程,看完一本书,听完成一本经典著作,更谈不上去深究了。很多时候,看书成了走马观花,博览开头,但没有几本是认真看完的,更不用说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。
人生代代无穷已,惟有饮者留其名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应有危机意识,不断给自己充电,让自己成为行业的“好饮者”,使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不被时代淘汰,才能成为历史浩瀚中的“弄潮儿”和水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