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仁怀市总工会以实现全体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为目标,多措并举、精准靶向,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脱困解困新模式,总结实施“六个精准”策略,有效实现城镇困难职工群体真解困、真脱困。
帮扶靶向精准。抓实各行各业困难职工的摸底排查,对全市困难职工的家庭人口、经济来源、子女就业、困难原因及困难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登记,准确锁定解困脱困对象。通过深入分析致困原因,结合每户困难职工的困难情况和需求,与其一同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,建立解困脱困联系卡,明确帮扶任务完成时限、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,确保一户一档、一户一计划、一户一措施。
帮扶底数精准。全面准确掌握困难职工规模、数量、分布等情况后,按照统一标准对困难职工档案重新核查,符合的保留,不符合的退出。严格实行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,保证建档立卡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。按照“帮必进,进必帮,不遗漏,全覆盖”的原则,坚持该进则进,该退则退,分特困、困难、一般三个类别建档立卡,依档使用中财、省级、县级资金继续帮扶。
帮扶措施精准。完善工作体系,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列入各产业(行业)及乡镇(街道)的目标管理;制定工作方案。实现动态管理,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,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制度,各乡镇(街道)工会和各企业工会也同时建立完善了困难职工档案;形成工作机制。严格考核办法,层层落实责任,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效作为考评部门及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;强化部门联动。不断加强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系,建立起互相配合的有效机制,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,多渠道筹集解困基金,拓宽救助渠道,精准实施帮扶,为城镇困难职工群体提供快速、高效、方便的帮扶及解困服务。
帮扶程序精准。将推动城市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扶贫攻坚计划,统筹规划政策对接、项目安排、成效目标等具体措施,确保目标任务明确、资源配置合理、政策对接。委托义工联合会对工会帮扶系统中建档的困难职工(含困难农民工)开展入户走访,入户率和复查率达百分之百。做到建档立卡公开公示、资金发放,实名制管理,确保困难职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救助,同时对建档困难职工进行跟踪服务。做到能进能出,滚动建档,动态管理。
资金监管精准。加强对帮扶资金的筹集、使用、管理的监督,帮扶资金专款专用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。按照全总和省总的相关文件要求,成立了自查清理工作领导小组,由党组书记任组长,分管同志牵头,落实人员、经费,明确时间和路径,制定工作目标;抽调4名专班人员,负责做好困难职工档案信息采集、录入、更改、整理、上报等业务工作;向档案公司购买服务,对所有帮扶档案进行系统清理整理,规范管理。自觉接受审计监督,确保资金规范安全运行。
帮扶成效精准。建立帮扶工作成效评估机制,对帮扶工作成效进行科学的评估,确保帮扶成效的精准,实现解困脱困目标。2015年至2019年已累计落实帮扶资金670余万元。通过第三方对对工会帮扶系统在档困难职工开展走访评估,已达到脱困条件的达1089户,脱困退出占比90.04%,超前完成了遵义市总工会提出的2019年脱困80%目标。下一步将继续促进资金发挥更好的实效,确保到2020年底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小康社会。